12月9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介绍,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发布以后,国家卫健委及时印发了有关通知,指导各地相应调整和优化就医流程,尽最大努力来降低医院内交叉感染,保证就诊患者及医务人员的安全。
焦雅辉提醒,建议患者按照分级诊疗流程进行就诊。冬季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发热的病人,如果家里有常用备药,尽可能在家用药治疗。如果家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发热门诊或者发热诊室,也尽量选择到基层社区中心,既能够解决开药问题,也可以保障自身的安全。到医院就诊,交叉感染的风险会增高。另外,在优化流程方面,国家卫健委要求到二级以上医院就诊,对普通门诊的病人要进行预检分诊,主要目的是把核酸阳性和核酸阴性的患者区分开。要求预约诊疗或预检分诊时,门诊的患者出示48小时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如果患者不是因为急诊就诊,建议在院外先进行核酸检测,再通过预约诊疗进行提交。如果是核酸阳性,国家卫健委也要求医院不能拒诊,医院普通门诊诊疗区域要划分出核酸阳性的诊疗区和核酸阴性的诊疗区。出示核酸检测结果以后,根据结果分别进入相应的诊疗区域接受医疗服务。关于急诊,国家卫健委强调,不能以核酸检测的结果来作为是否接诊的先决条件。如果有核酸阴性的证明,可直接进入急诊接受相应的医疗服务。如果没有相应阴性核酸证明,急诊要求进入到缓冲区,不影响、不延误医疗急救服务。在提供急救服务的同时,要进行抗原或者核酸检测。对于发热门诊,要求凡是发热、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在发热门诊就诊时,要求尽快抗原检测。抗原检测后,根据疾病的情况,开具相应的处方,患者拿到药后,建议尽快回家,进行居家治疗。对于住院流程,所有住院患者是比较脆弱的人群。所以,所有入院患者入院前都要进行核酸检测,入院后根据情况来调整检测的频次,并且交叉选用抗原检测或者核酸检测。无论是住院区域还是门诊区域,包括急诊区域、住院的病房,都要设置核酸阳性区和核酸阴性区。根据医院的条件,如果有独立的楼栋,可以以独立的楼栋作为收治核酸阳性患者的住院区。如果没有独立的楼栋,要求在每一层楼或者是每一个病房留出相应的房间,作为收治核酸阳性患者的病房。国家卫健委要求医院特别关注65岁以上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特别是没有完成全程免疫接种的人群,这类人群作为住院关注的高风险人群,应加强对他们的监测。一旦发现核酸阳性,要加大病情观察的频次,并且要转入到独立的隔离病房中,加强医疗救治方面的服务。焦雅辉说,通过这些流程的优化和调整,所有的医疗机构都要接诊核酸阳性患者。患者不用担心,因为自己是核酸阳性医院不接诊。目前,国家卫健委要求所有的医疗机构做好准备,所有医疗机构不得以核酸阴性、阳性来区分来接诊,应完全出于医疗的需要进行接诊。焦雅辉介绍,二级以上医院和具备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热门诊要应设尽设,应开尽开,国家卫健委要求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加强对于发热门诊开放情况的督导检查,及时进行现场暗访和抽查。凡是发现没有经过卫健部门同意擅自关闭和停诊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要现场立即予以纠正。国家卫健委也印发通知,一方面简化发热门诊的设置,另一方面简化患者到发热门诊就诊的流程。在简化发热门诊设置方面,要求医疗机构首先在相对独立的区域设置发热门诊。国家卫健委要求医院尽可能增加发热诊室的数量,并且对医院所有内科的医务人员开展相应的培训,要保证能够随时根据需要,调整到发热门诊来进行接诊,并且医院要根据发热门诊的就诊量,随时动态地调整发热诊室和出诊的医务人员数量,尽可能满足发热患者就诊的需求。同时,国家卫健委要求医务人员和就诊患者要做好防护。要求出诊的医务人员规范地佩戴医用防护口罩、戴手套、穿隔离衣,就诊患者和陪同人员在病情允许、没有喘憋的情况下,也要尽可能佩戴口罩,最大程度保障就诊人员的安全。此外,国家卫健委简化了到发热门诊就诊的流程,所有的发热患者前往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不需要通过居委会或者街道、或者社区来协助联系,可以直接自行前往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也不需要乘坐120救护车。国家卫健委提倡,就诊时要点对点直接到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尽量少选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过程当中传播的风险。焦雅辉介绍,做好医疗资源的准备,是下一阶段医疗服务工作的“先手棋”和“关键棋”。目前,全国的重症医学床位总数为13.81万张,其中三级医疗机构重症医学床位为10.65万张。重症医学床位接近10张/10万人的水平。重症医学的医师总数为8.05万人,“可转换ICU”储备医师10.6万人,重症专业的护士为22万人,另有“可转换ICU”护士为17.77万人。为了更好地满足和适应下一阶段医疗服务的需求,国家卫健委印发相关文件,指导各地加强医疗资源的准备和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二级以上医院都应开设发热门诊,应设尽设,应开尽开,另外,具备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也要开设发热门诊或者发热诊室,并且要配备充足的力量,尽最大可能来满足人民群众就医需求。定点医院医疗资源准备,一方面是重症床位的准备,对于省会城市,以及发挥区域医疗中心作用的中心城市的定点医院,除了准备好重症床位资源以外,还要提高其综合诊疗能力,包括设置血液透析中心、分娩室、儿科等,另外,要组建多学科诊疗团队,以提升定点医院的综合医疗服务能力。- 按照城市的人口规模,把方舱医院升级改造成亚定点医院
即在方舱医院的基础上,使其具备一定的治疗功能,要按照其床位10%的比例来改造监护床位。各地要把二级医院重症监护科和重症监护病房按照标准进行改造,作为三级医院重症资源的重要补充。国家卫健委要求三级医院综合ICU要达到床位总数4%的比例。此外,对于各个专科ICU,要按照综合ICU的标准来进行扩容改造和建设。再按照床位总数4%的比例改造可转换ICU床位,必要时,可以在24小时内迅速转换成重症ICU的资源,保证综合ICU和可转换ICU能够达到医院床位总数的8%。另外,还有一部分专科ICU床位作为重要补充。有了床位准备后,还需要医生和护士医务力量的准备。除了综合ICU的医护力量以外,国家卫健委要求对其他专科ICU的医务人员,重点是内科、急诊科、儿科等相关专业医务人员,都要进行综合ICU知识技能方面的训练和培训,确保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快速补充到重症医学专业队伍当中。按照现在床医比和床护比,再额外扩充20%到30%的医疗力量作为重症力量的补充。所有这些扩容和改造工作,要求各地务必在12月底之前完成。12月9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童朝晖介绍,新冠病毒变异株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力、传染性增强,但是毒力和致病力明显下降,比如无症状感染者、轻型感染者占90%以上,重型和危重型的比例比较低,特别是对于青壮年、没有明显基础疾病的,极少出现重型和危重型的情况。重型的表现,比如体温持续高热,出现呼吸频率加快、胸闷气短、氧合下降,这类病人甚至还需要吸氧。所以在临床上,这类病人除了注意休息,保证营养,保证水、电解质平衡之外,通常还会给予氧疗、抗病毒治疗,必要时还会给予呼吸支持治疗,包括俯卧位通气、抗菌治疗等,这是对于新冠重型患者的策略。对于高龄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或者有慢性肺部疾病,还有肿瘤、免疫抑制等人群,出现了新冠重症,除了按照上述新冠重症救治的策略之外,还要注意积极治疗原发病、基础疾病。同时,因为这些高龄、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患者,涉及到多学科的病情变化,所以要注重多学科联合会诊。根据患者的病情,分层分类精准救治。
北京晚报(ID:wxbjwb)记者 李祺瑶 实习记者 柴嵘【转载请注明来源北京晚报微信公众号】
监制:张力
编辑:李怡